备考湖南专升本的小伙伴们,今天我们进入中国文学常识板块的收官部分——当代文学。
这篇干货帮你把当代文学的核心文常,浓缩成一份“必背高频清单”,吃透这些内容,就能让你的备考更有方向、更有底气,面对相关考题也能更从容~
文学团体
荷花淀派
01
该文学团体的成员有:孙犁、刘绍棠、从维熙、韩映山,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孙犁。
02
“荷花淀派” 名称是源于孙犁的《荷花淀》以及白洋淀这个地方。
03
荷花淀派的作品,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。且这一派作家很擅长细腻刻画人物心理。
04
语言清新、朴素是荷花淀派一大亮点。
山药蛋派
展开剩余95%01
山药蛋派以赵树理为核心,主要成员包括马烽、西戎、孙谦、胡正、李束为等,他们被称为 “西李马胡孙”,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 。
02
“山药蛋派” 名称是源于山西盛产山药蛋(土豆),喻指该流派扎根山西农村、作品充满乡土气息、语言通俗如“土疙瘩”般朴实的特点。
03
山药蛋派的渊源可追溯到 40 年代中期,与“荷花淀派”并立,是农村题材小说的重要流派。
04
又被称为 “山西派” 或 “赵树理派”,因为赵树理是这一流派的开创者和核心人物,他的创作奠定了整个流派的风格基调。
05
作品多以农村生活为背景,拒绝华丽辞藻,多用山西方言和群众口语,采用评书体的叙事风格。
伤痕文学
01
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 ,得名于卢新华的短篇小说《伤痕》。
02
1977 年,刘心武的《班主任》发表,成为伤痕文学的开山之作。
03
是新的时期文学发展中的第一个高潮,“文革”结束后的第一声呐喊。它打破了当时文学创作的沉闷局面,恢复了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,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 。
04
代表作:从维熙《大墙下的红玉兰》、周克芹《许茂和他的如儿们》(第一届茅盾文学奖)
朦胧诗派
01
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,是 “文革” 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,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审美价值的产物 。
02
其代表人物有北岛、舒婷、顾城、江河、杨炼等 。
03
谢冕、孙绍振、徐敬亚的 “三个崛起” 理论,为朦胧诗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。
04
朦胧诗派打破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,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,推动了中国诗歌的现代化进程 ,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。
05
揭露黑暗和社会批判,在黑暗中寻找光明、反思与探求意识,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;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对“人”的特别关注。
先锋派
01
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涌现出的一批年轻作家创作的新潮小说 ,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 ;以小说为主。
02
作家:马原、洪蜂、余华、苏童、叶北言。
03
先锋派在创作手法上大胆创新,打破传统叙事结构和表达形式 ;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。
04
代表作品:马原的《拉萨河女神》、《冈底斯的诱惑》,格非的《迷舟》,余华的《现实一种》等
改革文学
01
1979 年,蒋子龙的短篇小说《乔厂长上任记》发表,被视为改革文学的先河 。
02
随着改革的推进,张洁的长篇小说《沉重的翅膀》标志着改革文学进入第二阶段。
03
从地域上,改革文学可分为城市题材和农村题材。
寻根文学
01
兴起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;1985 年,韩少功发表《文学的 “根”》,拉开了寻根文学的大幕。
02
阿城的《棋王》,是寻根文学的扛鼎之作。
03
代表作品:韩少功的《爸爸爸》,贾平凹的 “商州系列”小说,李杭育的“葛川江系列”小说,扎西达娃《系在皮强扣上的魂》,张炜《古船》等等。
京味儿文学
01
作家:老舍(《二马》、《离婚》、《四世同堂》)、邓友梅、刘心武、陈建功、汪曾祺、苏叔阳、叶广芩。以老舍为代表。
02
京味儿文学最大的特点,就是充满浓郁的北京地域文化特色。
03
除了老舍,刘心武的《钟鼓楼》也很有代表性。
04
京味儿小说基本特征:北京,地域方言(京白),四合院的空间布局及其生活方式,对“旧时”人物的兴趣。
新写实小说
01
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。作家:刘震云、池莉、范小青、苏童、叶兆言、刘恒、王安忆、周梅森。
02
特点: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,真诚直面现实,直面人生。
03
代表作品:池莉的《烦恼人生》,方方的《风景》,刘震云的《一地鸡毛》等。
当代作家
汪曾祺
01
京派;曾从学于沈从文。
02
抒情的人道主义者,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,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。
03
作品:《受戒》、《大淖记事》。
孙犁
01
解放区文学代表作家,是荷花淀派的核心人物。《荷花淀》被称为“诗体小说。
02
他的作品集出版的有:
短篇小说集《芦花荡》《荷花淀》《采蒲台》《嘱咐》 ;
中篇小说《铁木前传》;
长篇小说《风云初记》;
叙事诗集《白洋淀之曲》等。
03
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当属小说、散文集《白洋淀纪事》 ,其中《荷花淀》更是重中之重。
04
孙犁后期创作则以散文为主,像《晚华集》《秀露集》《如云集》《曲终集》等,大都写他对过去的回忆、所感、所思,富有哲理。
舒婷
01
朦胧诗派代表作家之一;与北岛,顾城齐名。
02
成名作是1977年4月发表的《致橡树》,代表着“朦胧诗”的最高成就。
03
《致橡树》、《神女峰》、《惠安女子》被称为舒婷的“爱情三部曲”。
04
代表作《祖国啊,我亲爱的祖国》曾获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。
05
作品:《双桅船》、《会唱歌的鸢尾花》、《致像树》、《神女峰》、《始祖鸟》。
顾城
01
朦胧诗派代表作家之一,舒婷称他“童话诗人”。
02
诗集:《白昼的月亮》、《地方的孤独者之歌》、《黑眼睛》。
03
名篇《一代人》:“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,我却用它寻找光明”。
北岛
01
原名赵振开,朦胧诗派代表作家之一,被誉为“北方的孤岛”。
02
代表作《回答》被誉为“朦胧诗的开山之作”。
03
体现一代觉醒者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忧患意识。
04
1978前后,与芒克创办民间诗歌刊物《今天》。
05
《回答》的名句:“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,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”。
06
作品:《回答》、《太阳城札记》、《北岛诗选》。
余秋雨
01
20世纪80年代“散文热”中文化散文的重要代表之一。
02
1987年被授予“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”称号。
03
《文化苦旅》是余秋雨的第一部散文合集。
04
代表作品:《文化苦旅》(“贬官文化”)、《文明的碎片》、《千年一叹》等。
余光中
01
1954年参与创办“蓝星诗社”,倡导现代派文学。
02
被誉为“乡愁诗人”、“诗坛最后的守夜人”、“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”。
03
梁实秋评价:“右手写诗,左手写散文”。
04
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,散文,评论,翻译,自称这四项为他写作的“四度空间”。
05
代表作:《乡愁》、《听听那冷雨》(“冷雨”指春天的雨”);
诗集:《舟子的悲歌》、《蓝色的羽毛》、《钟乳石》、《白玉苦瓜》;
散集:《左手的缪斯》、《逍遥游》、《分水岭上》。
张洁
01
代表作:《拣麦穗》、《爱,是不能忘记的》、《祖母绿》、《沉重的翅膀》。
02
中国唯一一个获得两次茅盾文学奖的作家。其创作以“人”和“爱”为主题。
史铁生
01
被誉为“时代的巨人”。
02
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,另一类是描写残疾人的心态与命运,平淡质朴,意蕴深厚。
03
作品:《我与地坛》、《我的遥远的清平湾》、《务虚笔记》。
食指
01
本名郭路生,被当代诗坛誉为“朦胧诗鼻祖”,“新诗潮诗歌第一人”。
02
作品:《相信未来》、《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》、《海洋三部曲》等。
韩少功
01
韩少功1985年3月在作家上发表《文学的根》一文。
02
6月发表“寻根小说”《爸爸爸》。
莫言
01
作品以山东高密农村为背景,根植于齐鲁民间文化,又汲取西方文学营养,将现实与幻象结合。
02
2011年凭借长篇小说《蛙》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。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,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。
03
中篇小说《红高梁家族》改编的电影《红高梁》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。
04
因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“怀乡”、“怨乡”的复杂情感,被称为“寻根文学”作家。
05
作品:《红高梁家族》《丰乳肥臀》《檀香刑》《酒国》《红树林》等。
贾平凹
01
被誉为“鬼才”,《秦腔》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。
02
小说成就:历史感强;具有浓厚的西北地方风情(关中地区);具有很强的批判性;结构上受传统章回体小说影响,以点带面,不断扩大脉络。
03
“贾平凹三部曲”:《废都》、《秦腔》、《浮躁》
04
文学创作:商州系列、城市系列、自叙系列。
路遥
01
长篇:《平凡的世界》(孙少安、孙少平)
中篇:《人生》(高加林,陕北高原地区)
02
《平凡的世界》以黄土高原为背景,表现当代城乡的社会生活,第三届茅盾文学奖。
余华
01
我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,获外国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中国当代作家。
02
作品:《活着》(福贵)、《许三观卖血记》、《在细雨中呼喊》等。
王蒙
01
前期:现实主义手法;揭示矛盾,语言尖锐、泼辣、幽默。
02
新时期:意识流手法;“给读者以启迪、鼓舞,慰安”,“善意的揶揄和有节制的讽劝”。首开我国意识流小说的先河。
03
作品:《春之声》(最早尝试意识流写法)、《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》等。
陈忠实
01
擅写农村题材作品;中国西部文坛的代表作家之一。
02
代表作《白鹿原》被誉为“民族灵魂的秘史”,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。
冯骥才
01
作品具有浓厚“津味儿”特色。
02
作品:《义和拳》、《神灯前传》、《神鞭》、《三寸金莲》、《珍珠鸟》(散文)等。
王小波
01
“时代三部曲”:《黄金时代》、《白银时代》、《青铜时代》。
02
《黄金时代》以“文革”为背景;《白银时代》以未来为背景;《青铜时代》以唐朝为背景。
迟子建
01
小说集:《北极村童话》;
散文集:《伤怀之美》;
长篇小说:《树下》、《伪满洲国》、《白银那》。
海子
01
原名查海生;中国当代诗歌革新代表诗人之一。
02
第一首诗:《亚洲铜》(成名作);
最后一首短诗:《春天,十个海子》;
代表作:《面朝大海,春暖花开》《日记》。
金庸
01
1955年在《新晚报》发表第一部武侠小说《书剑恩仇录》,最后一部《鹿鼎记》。
02
继承古典白话文的手法,去表达现代的主题——人生的意义与价值。
03
“俗极而雅,奇而致真”。
04
代表作品:《书剑恩仇录》《碧血剑》《射雕英雄传》《神雕侠侣》
《雪山飞狐》《飞狐外传》《倚天屠龙记》等。
臧克家
01
被誉为“农民诗人”或“泥土诗人”,与艾青并称新诗史上的双峰。
02
被王统照誉为“像在诗坛上掠过的一道闪电”,被闻一多誉为“具有一种极顶真的生活的意义。”
03
第一部诗集:《烙印》;
讽刺诗集:《宝贝儿》;
《有的人》是纪念鲁迅。
三红一创
01
《红岩》(罗广斌、杨益言)、《红日》(吴强)、《红旗谱》(梁斌)、《创业史》(柳青)。
02
梁斌《红旗谱》:展现农民革命斗争的壮阔画卷;
柳青《创业史》: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经典,描绘农业合作化进程。
文学团体
1.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,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”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( )
A. 舒婷
B. 北岛
C. 顾城
D. 昌耀
【精析】B
这句诗出自北岛的《回答》,是朦胧诗的经典名句,以犀利的语言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,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。A 选项舒婷的代表作有《致橡树》等;C 选项顾城的名句是 “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,我却用它寻找光明”;D 选项昌耀是新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,代表作有《河床》,所以答案选 B。
2.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寻根文学( )
A. 韩少功《爸爸爸》
B. 阿城《棋王》
C. 莫言《红高粱家族》
D. 张洁《爱,是不能忘记的》
【精析】D
寻根文学注重对民族文化根源的探寻和反思。A 选项《爸爸爸》通过独特人物形象引发对民族文化的思考;B 选项《棋王》融入道家思想,展现传统文化魅力;C 选项《红高粱家族》带有浓郁的乡土文化色彩,都属于寻根文学。D 选项《爱,是不能忘记的》是女性文学作品,探讨爱情与道德等问题,不属于寻根文学,故答案为 D。
3.下列哪位作家的作品不属于先锋文学( )
A. 余华《活着》
B. 苏童《妻妾成群》
C. 陈忠实《白鹿原》
D. 莫言《红高粱家族》
【精析】C
先锋文学在叙事方式、语言风格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实验性。A 选项《活着》、B 选项《妻妾成群》、D 选项《红高粱家族》在创作手法上都体现了先锋文学的特点。而 C 选项《白鹿原》属于乡土文学,以宏大的叙事展现农村社会的变迁,因此答案为 C。
4.下列作家与作品对应关系错误的是?
A. 余华——《活着》
B. 陈忠实——《白鹿原》
C. 莫言——《废都》
D. 张贤亮——《绿化树》
【精析】C
《废都》作者是贾平凹,莫言代表作是《红高粱家族》《蛙》。A、B、D对应均正确,《活着》是余华转型后现实主义力作,《白鹿原》是陈忠实家族史诗,《绿化树》是张贤亮“反思文学”经典。
5.“三红一创”是对哪类题材小说的统称?
A. 改革题材
B. 革命历史与农村建设题材
C. 知识分子题材
D. 市井生活题材
【精析】B
“三红一创”指《红岩》《红日》《红旗谱》《创业史》,均为1949-1966年“十七年文学”中歌颂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典。A改革题材代表是《乔厂长上任记》,C如《青春之歌》,D如“新写实小说”。
本期的干货分享就到这里啦!
备考路上,别忘了:
✅ 多总结归纳,搭建自己的知识框架;
✅ 勤练真题模拟题,吃透题型与技巧。
稳住心态,一步一脚印,把这些核心考点夯实了,你的目标分数就在前方等你!
悄悄剧透:下期咱们要解锁整个文学常识板块的最后一块拼图——外国文学常识。干货持续输出,记得关注锁定更新哦~
发布于:湖南省全国股票配资公司.炒股配资配资官网.联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