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云寒
7月21日下午,杭州东信社区与杭二中团委的“杭二学霸导师团”夏令营第一期又开营了。
这个夏令营,去年暑假热度就很高。杭二中的“学霸”哥哥姐姐们担任社区孩子们的“导师团”,通过双方一同上自习等方式,为孩子们提供“一对一”的辅导。
可以说,每一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“专属导师”。
这样的夏令营,那可不是很多家长都盼着呢?
这一期的串门,我们就去看看这个学霸导师组成的夏令营。
记者 杨云寒 摄记者
展开剩余82%记者 杨云寒 摄
“学霸导师团”开班,家长比孩子更期待
夏令营设在社区活动中心里。我来的时候,还没正式开营,但已经坐满了人。
导师和学员各三十人,两两相邻而坐。导师穿着橙色的志愿者马甲,学员大多是十岁左右的孩子。
他们都在埋头写着作业。
教室外,有几个家长,他们看起来比孩子更期待。
戴师傅的孙子下半年要上小学三年级,今年是第一次参加夏令营,“名是孩子爸爸报的,小孩子在家玩,不肯做作业,在这里有人督促他,他的作业我也不会,有问题还有志愿者教他们,杭二中的孩子都是很优秀的孩子,我们家孙子能在这里跟着他们,很好了。”
记者 杨云寒 摄记者
记者 杨云寒 摄
金女士两个女儿,一个小学一个初中,都在这个夏令营,“我就希望她们能找到身边的榜样,对学习多一点兴趣、”
她的两个女儿成绩在班里都不算突出,“主要是动力不够”,得知社区有杭二学霸“导师团”,赶紧报了名,“学习最主要还是看自己,跟这些优秀的哥哥姐姐们交流,那可比和我们一天天鸡飞狗跳好太多了。”
程女士选择让孩子参加夏令营的理由则是“省心”,“去年我们也参加了,他在这里比家里自觉,学习也更主动,更重要的是不用我们半吊子辅导。”
第二年来参加夏令营。程女士特地叮嘱孩子:“有问题多问!”
记者 杨云寒 摄记者
记者 杨云寒 摄
你学会了做题,我也有收获
教室里第一排,6岁贝壳的“导师”是王俊杰。贝壳第一次参加夏令营,带着妈妈布置的家庭作业。
题目有点难,小姑娘不会,戳了戳边上正在刷英语练习的大哥哥。王俊杰凑过来,读了一遍题,现场讲起来,小姑娘听得可认真。
课间休息时,这对组合和我聊天。王俊杰夸小姑娘聪明,一点就通。贝壳笑呵呵点赞大哥哥,“比我妈妈教得好”。
二年级的景悦在“导师”章文皓的指导下,学会了数独。
章文皓和我说,“小姑娘对数独感兴趣,又有这个课外作业,我正好也会玩,就把我的方法教给她,希望她能用上。”
11岁的小昊下半年读小学五年级,这是他第二年来社区参加夏令营,总结上一期的经验,他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效率提高了,“来这里写作业,速度特别快,哥哥姐姐们教了我很多独家好方法。”
记者 杨云寒 摄
有收获的不只是学员。
“导师”方珝辅导完同桌的小弟弟,为他打草稿的习惯点赞,“草稿打得还有条理,我以后也要向他学习。”
陆柯朵下半年读高二,这是她第一次来夏令营当导师,“我喜欢小孩子,教他们也有成就感,这里的学习氛围很好,连我自己的学习效率也提高了。”
东信社区党总支委员孙红燕告诉我,今年的“杭二学霸导师团”夏令营分两期共10天,第一期从7月21日至7月25日,第二次期从8月4日到8月8日。两期共有300位来自杭二中的“学霸”担任“导师”:“辅导作业是一方面,希望孩子们能从哥哥姐姐那里学会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,找到学习的榜样和动力。”
记者手记:
双向奔赴的故事没有终点
关于东信社区夏令营的由来,杭二中团委副书记葛依雯讲了一个双向奔赴的故事——
往年高考期间,东信社区都会组织社区送考团,给杭二中家长提供送考服务,还给他们送清凉。
学校老师和社区沟通,了解到居住在社区的很多孩子都来自双职工家庭,暑期没人辅导作业,于是和社区一起探索了“学霸导师团”夏令营的模式。
除了夏令营,去年寒假,社区又联合学校推出了冬令营。
夏令营也在不断进阶,去年开始,调整为让“导师”一对一辅导,参加的杭二学生也越来越多。
葛老师说,不仅参加夏令营的学生名额需要抢,事实上,每年来当“导师”的名额也要抢,同学们的热情都很高,学校常常需要提前协调,尽量让每个报名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。
社区说,今年“导师团”的成员更多了,除了杭二的学生,还有滨江几所高校的学生,辖区的体育教培机构免费提供了课间运动的场地,很多新的志愿者带来了手工制作、朗诵、安全小课堂等趣味课程。
果然,双向奔赴的故事没有终点。
发布于:浙江省全国股票配资公司.炒股配资配资官网.联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